祁连山麓的河西走廊是西北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这里水草丰美、物产富饶,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中化集团下属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种公司)率先挺进西北,缔造了国内最早的玉米制种基地——中种公司西北生产基地(以下简称西北生产基地),开创了河西地区玉米制种产业的新纪元,使这颗“戈壁明珠”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十几年来,西北生产基地全体员工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西北玉米制种产业发展,为当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中种公司玉米事业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造福一方惠民生
河西走廊张掖地区的光热、水分资源得天独厚,所产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种公司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拉开了张掖地区制种黄金产业的序幕。
在中种公司等国内种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张掖市的玉米制种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张掖玉米种子”成为全国唯一的种子地理证明商标。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张掖联系农户最广、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
张掖市临泽县制种大户亢吉海深有感触:“以前,自己头朝黄土背朝天干上一年,收入也就刚能使全家人填饱肚子,连过年买几件新衣服、吃顿好一点的年夜饭都不敢想。自从中种公司来了以后,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一下子就出现了。
目前张掖地区制种生产包亩产值在2500元以上,比种植大田玉米高150%,每户农民依靠制种每年至少可以获得四、五万元的收入。一些制种面积超过100亩的制种大户,每年制种纯收入近20万元。亢吉海兴奋地说:“现在我通过租种乡亲们的土地,制种面积达到了120亩,这不,前年我又买了一辆小轿车,这都是玉米制种带来的实惠。”
艰苦奋斗筑丰碑
西北生产基地员工常年工作在田间地头,与制种户联系最为密切,在这些朴实的基层员工身上,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基地现有生产技术人员30多人,分布在方圆百里的14个基地点,每名技术员每天要行走20多公里、管理近2000亩制种田,他们每天天一亮便赶往田间地头,直到天黑才满身疲惫地返回住所。
42岁的宋华是这些基层制种技术员的典型代表。宋华2002年加入中种公司,他时常对新员工说:“农民们辛辛苦苦忙上一年,就是指望到了年底能多卖上几个钱,有个好的收成,我们在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要对得起他们,这也是对公司负责。”
2009年7月份玉米去雄的关键时期,宋华一度病得已经下不了床,可是他每天打完点滴后仍然坚持工作。一个多月下来,他整个人都黑瘦了一圈。2010年,当接到要被调到云南分公司去工作时,他舍小家,顾大局,让妻子一人挑起全家老小生活的担子,而自己却全身心地投入到制种工作中。在他负责的甘州区甘浚镇祁连、小泉两村基地的制种农户谈起宋华来都会动情地说:“宋经理为我们农民增收致富操了很大的心,是我们农民真正的贴心人。”
在西北生产基地还有一群巾帼不让须眉的种业“花木兰”队伍。亲繁质控部现有职工11人,女职工占总人数的73%,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娘子军”。这支“娘子军”承担着近8万亩玉米制种田,17个玉米品种组合的全程质量管控任务。从检测室到田间地头再到加工一线,都是她们发挥作用的主战场。在田间生产环节,她们奔波于乡村之中,深入32000个测试点进行检查,以确保管控到位;在收获晾晒环节,她们仔细抽检,坚决杜绝纯度不合格的种子流向加工线;在种子加工环节,她们设立专职质检员,保障种子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她们还是 “基层科学家”,参与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作物种业科技工程”项目的子课题“农作物新品种规模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
为农服务见真情
西北生产基地不仅是中种公司重要的玉米生产加工单位,也是公司“助农增收”的根据地和“为农服务”的窗口,助力农村发展、造福一方百姓是基地员工的共同心愿。
在张掖市甘州区西部的祁连村,一条由中种公司筹资修建的“致富路”不仅畅通了企业和基地的交通,更将企业与农民的心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近年来,张掖地区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农村留守的一些“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困难群众,不仅无力完成制种工作,连日常的生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西北生产基地党员带头、全员参与,深入农户家中及时了解情况,细致摸排困难群众,制定“包帮到户”的帮扶方法,积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西北生产基地的员工,是中种公司一线基层员工的代表,努力践行中化集团“做人、做事”文化:他们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在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他们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宏伟事迹,却有一颗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真心。他们深知:自己就是在大西北这片广阔天地里飘扬的一面中种旗帜。
作者:张恩瑜 彭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