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种企在竞争中成长

时间:2013-04-22     来源:经济日报
视力保护色:

随着相关文件、规划相继出台,种子企业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种子企业如何做大做强?核心在于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积极培育新品种,大力推广技术服务,做好“育繁推”与市场的对接,在竞争中逐步成长起来。

行业发展靠创新

在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生物技术中心的温室大棚里,丁德荣博士捧起两株大豆苗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新研发的品种,别看它们小,但是具有多种抗性,试验成功后价值可大了!”

没有企业的研发创新,就没有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长远看,研发创新能力是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就种业公司来说,支撑起发展的基础是品种研发能力、标准化的制种能力、网络营销能力和系统综合管理能力。”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

“当下国内种子企业与跨国种业公司在科研上的差距不小,但这些压力也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谭春平告诉记者,目前金色农华近三分之一员工从事研发工作,2012年金色农华研发投入约7077万元,达到销售额的12.2%,比例与跨国企业持平。

金色农华已累计申请植物品种权222项,培育出的“农华101”正式推广,种植面积接近300万亩,今年推广面积预计突破千万亩。

品种推广看服务

要占据下游市场,仅凭研发还不够。随着现代农业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对技术服务更加渴求。经营主体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要求种子销售随市场相应地调整。

“光靠卖种子生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长远看,要成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强企,拥有对种植环节较强的控制力,不能走只卖种子的老路,还是要以技术服务推广种子。”谭春平说。

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坚持服务型营销的理念,成立了育种家技术服务团,对每个品种的栽培管理需求整理出科学的技术指导方案,利用渠道终端客户建立详细的种植户档案,通过公司的短信服务平台,在每个生育期发短信进行栽培指导,实现售后技术全过程服务。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了贯穿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综合农业服务体系,成立的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与隆平高科的种子、化肥、农药、加工、储藏、流通等产业对接,提供农资、农机农技、植保技术和产品加工流通的服务,完成了从“种子供应商”到“农业服务商”的转变。

发展农业产业必须切实解决农民的问题。专家表示,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种企应该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种子服务营销体系,有层次地完善服务网络、提供全程服务,探索新型服务模式并对服务进行规范,这将大大提升种子品牌和形象,提高种子用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竞争力。

兼并重组增活力

2009年,47岁的刘明经过慎重思考,与合伙人一起将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70%的自然人股份出售给中种集团。当时很多同行都不理解,因为川种种业效益不错,销售额达四五千万元。

但刘明有自己的想法,“我是真正想做点实事,把企业做大。所以想通过重组,把中种集团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来,让‘川种’变强。”

重组给川种种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管理上,按照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研发上,中种集团投资50多亿元建立的武汉生物中心平台的研发成果可以共享,项目申请更加正规;行政上,信息搜集、法律事务等都由中种集团统一提供支持,管理层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创新、管理提升、市场开拓上;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2012年川种种业的销售额达到7000多万元,比重组前将近翻一番。

“融合带来共赢。”中种集团副总经理田冰川说,中种集团也借助川种种业的品牌和销售布局,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兼并重组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但并非万能灵药。重组后要从管理体制、产业布局到文化理念上“打通经脉”,才能真正增强实力,扩大优势。“如何做好‘融合’才是兼并重组最难的地方。”田冰川说。

记者:徐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