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封面
  • 杂志目录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浏览情况
  • 往日期刊
  • 主办
    中化集团办公厅
    总编辑
    张宝红
    副总编辑
    郭凤琳
    编辑
    胡启林 苏 静
    刘 昕 李嘉碧
    设计统筹
    王向东
    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中座1116室
    电话
    010-59568098
    010-59569053
    传真
    010-59568890
    邮箱
    发送对象
    公司员工
    印刷单位
    京平诚乾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日期
    2019年11月20日
    印数
    10300册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请与《新中化》编辑部联系

环保业务为企业注入新动力

文/

本刊记者 苏静 | 特约记者 李萌 王艳(中国化工)

将环保业务转化为企业发展新的内生动力,一路走来,渐入佳境

初秋时节,来自中化国际的小袁走进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海院),无论在会议室、走廊,还是电梯里,连海院同行人员将她介绍给其他同事后,几乎所有连海院的同事都会脱口说出中化国际某位员工或者某个部门的名字——这让小袁倍感亲切。当然,这种亲切感源于连海院与中化国际目前正在进行的深度合作与协同。

5月22日宁高宁董事长到连海院调研后,连海院的干部职工认真落实宁总调研指示精神,为加强环保业务战略研究、加快环保业务做强做大,连海院成立了环保业务发展领导小组,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振伟担任组长;加强与中化国际、哈石化(中国化工旗下企业)等单位的环保业务合作,将环保业务转化为企业发展新的内生动力,一路走来,渐入佳境。

环境业务协同发展

连海院的环保业务有着一定基础,可谓“十年磨一剑”,早在2009年就开始瞄准国内环保技术研究领域,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组建了以王开春为首的环保研究团队,致力于微生物菌剂研发和成果转化。王开春带领团队相继开发了多种系列、处理多种类型污染物的高效功能微生物菌种,相关技术成熟应用在国内多个煤化工、石油化工、染料、医药等行业废水处理工程中,各项处理技术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在连海院调研时,宁高宁董事长专程来到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实地参观环保微生物菌剂研发实验室和菌种保藏库、废水生化处理实验室等,仔细询问耐盐微生物和脱氮微生物菌种的应用领域和推广情况,以及正在开展的废水处理等试验情况。

宁总指出,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两家企业应该撇开业务界限,依托自身在高难度废水处理领域的技术优势,联合开展化工环保业务,争做全国最全面、最权威的化工环保专家。

连云港徐圩新区是国家重点打造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也是国内七大化工园区之一。连海院与徐圩新区内的中化产业园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我们从与圣奥化学开展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和环评项目合作入手,利用新研发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加强与园区以及园区内企业的环保业务合作。”连海院副总经理、分管生产经营工作的刘志奎介绍说。连海院原来只负责为圣奥化学提供环评报告,在宁总调研后,双方通过交流互访,迅速找到合作的切入点,连海院处理高含盐废水技术使圣奥化学废水排放标准完全达标徐圩新区要求。目前,双方正在进一步加强合作研发,努力向排海标准迈进。

此外,连海院还依托化工、环保工程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大与中国化工集团系统内外兄弟单位的业务协同。其中,包括蓝星东大聚醚多元醇搬迁项目、江西有机硅下游产品项目、江苏安邦化工项目等设计工作,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环保团队承担了航锦科技1500m3/h污水站提标改造工程EPC项目、哈石化废水提标改造项目、济南裕兴原厂区污染土壤修复调查及服务项目等;同时,与杭州水处理联合申报浙江省科研课题,实现项目信息、人才和资源共享。

8月9日,中国化工与中化环境在北京举行两化环境业务发展战略研讨会。连海院的参会代表与其他参会人员一起,共同围绕“水(废液)”“气(工业废气)”“固废(土壤修复)”等重点领域的环境业务发展展开热烈研讨,两化的环境专家们共同分析环境业务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两化环境业务发展战略,以更好地促进两化环境业务协同发展。

践行科学至上理念

连海院选矿研究所所长宋文义是国内化学矿选矿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2001年至2003年,他带领研究人员深入“生命禁区”罗布泊北部,忍受着干旱少雨多风沙、夏热冬寒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坚持对钾盐开发进行探索性实验和“小试”“中试”,相继取得成功。

在连海院,还有许多像宋文义这样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技术专家。他们的事迹,会在每年新员工入职培训会上宣讲;专家们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不断激励一代代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使“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科研精神在连海院得以传承和发扬,科技创新理念蔚然成风。据公司党委副书记张宝全介绍,截至9月16日,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161件,其中发明专利125件,实用新型专利36件。

与此同时,连海院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紧紧围绕市场经营重点和业务需求做好课题立项和核心专利布局等。今年8月底,连海院选矿研究所最新一批200余吨药剂如期从连云港港口起航,前往目的地巴西桑托斯港。此次PA捕收剂出口不仅拓展了公司传统优势技术的应用,也实现了产品出口业务的新突破。

今年,连海院进一步细化完善科技创新评选工作,设立技术创新奖。在连海院2019年经营工作会上,国投罗钾10万t/a硫酸钾造粒项目技术创新团队、环氧丙烷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创新团队摘取了“技术创新奖”。

产业化做强做优做大

宁总调研中指出,作为科技型企业,连海院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走出自身发展的舒适区,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做强做优做大企业。

“宁总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必须进一步落实好‘科学至上’发展理念,更好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我们要不断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加强对勘察设计行业的分析研判,在继续做强做优矿山工程业务的同时,加快寻找环保工程的突破点,尽快形成自己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优势领域。”黄振伟深有感触地说。

在环保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连海院的老本行——矿山工程业务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深耕国内外市场,以优质服务和专业精神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多元化技术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海外项目经营协调,连海院成立了海外项目经营协调工作小组。目前,连海院作为总体院承担了巴西钾肥244万吨造粒氯化钾(MOP)项目的相关设计工作;配合约旦化工矿业有限公司(CMI)参与约旦磷矿公司(JPMC)的BOOT项目投标,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利用在青海盐湖和国投罗钾项目中自主设计水采船的成功经验,积极参加约旦阿拉伯钾肥公司(APC)挖盐船项目竞标;此外,公司还承担了老挝藤邦钾肥项目、阿根廷安赫莱斯盐湖开发项目的可研报告编制。

就在宁总调研后不久,设计楼西侧的醒目位置树起了“科学至上、知行合一”大型铭牌,激励和鞭策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为两化融合发展和业务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海院承担工程设计的国投新疆罗钾年产120万吨硫酸钾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浏览: 382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