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上涨缘于供给担忧

时间:2012-03-22     来源:中国化工报
视力保护色:

3月以来,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不时突破每桶125美元的价位,牵动了各方神经。纵观近年来的国际石油市场,富产石油的中东国家一有风吹草动,国际油价往往发生剧烈震荡。究其根本,主要源于人们对石油供给的担忧。

去年是国际油价飙升的一年。尽管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步履蹒跚导致对能源的需求增长放慢,但发生在中东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特别是西方介入利比亚内战导致该国石油出口一度停止,国际市场对原油供应短缺产生担忧,进而推动油价飙升。统计显示,去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原油全年平均价格达到每桶107美元,创历史新高,与此前最高的2008年相比上涨14%左右。

今年年初以来,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持续紧张,再次导致国际油价剧烈震荡。2月,在欧洲宣布将禁止进口伊朗石油之后,伊朗宣布停止向英法等国供油,这一局势令国际石油价格飙升。3月以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接连创出去年4月利比亚战乱发生以来的新高。

国际油价频繁波动,最主要原因是石油剩余产能越来越少,主要石油生产国尤其是欧佩克对国际石油市场的调控心有余而力不足,人们对国际市场石油供给越来越担忧。

近年来,欧佩克成员的石油生产能力没有明显增加,目前绝大多数成员均在满负荷生产,只有沙特阿拉伯具有一定的剩余产能。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欧佩克剩余石油产能为日均465万桶,占全球供应量的5%左右,其中80%的剩余产能在沙特阿拉伯。到去年10月,欧佩克剩余生产能力只剩下日均280万桶,占全球供应量的比例降至3%左右,且基本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一国手中。媒

体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由于超量开采,目前欧佩克剩余产能已降至日均250万桶上下。有机构预测称,今后两年欧佩克石油剩余产能可能“告罄”。

由于国际石油剩余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沙特阿拉伯,该国实际上已成为唯一有能力对国际石油生产实施调控的欧佩克成员,因此也被人冠以国际油市“中央银行”的称号。在去年利比亚内战导致该国石油出口几近中断时,以沙特阿拉伯为主的一些国家及时出手扩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对油价快速飙升起到了一定遏制作用。但是,沙特阿拉伯唱“独角戏”的局面很难撑稳,在中东局势变幻不定的形势下,人们对石油供给的担忧使得国际油价上涨在所难免。

作者:王振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