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原油东移之路不平坦

时间:2013-07-29     来源:中国化工报
视力保护色:

油质不适,运费偏高——

据道琼斯近日消息,受美国页岩气革命蓬勃发展的冲击,部分非洲石油出口国开始向东开拓市场。但事实证明,尽管亚洲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但这些非洲石油生产国开拓亚洲市场仍然困难重重。

当前,受北美页岩油冲击最大的,要算是欧佩克非洲成员国,因为他们出口美国市场的原油品质与美国轻质低硫的页岩油品质相似。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出口到美国的原油量几乎减半,而且今年出口美国原油量再次大幅下降。即便这些非洲石油出口国已经为他们的原油找到新市场,但是他们的原油价格却已经下降,这给石油依赖度极高的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欧佩克预测,明年初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原油需求不断增长的亚洲因此成为非洲石油生产国转移销售市场的目标。

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尼日利亚需要在亚洲开拓更大市场来弥补在美国市场上的损失。然而,尼日利亚在中国市场并未取得很大进展。近日,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率团在中国访问期间,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NNPC)总经理雅库布与中石化高管进行了会面。一位出席该次会面的消息人士对《华尔街日报》表示,双方就尼日利亚希望将出口中国市场的原油增至每日15万桶的议题进行了讨论,这个出口量水平将比当前增加7倍,但讨论未取得任何进展,双方也没有签订任何与尼日利亚石油交易有关的协议。这表明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不会吸纳足够多的欧佩克成员国过剩的原油供应,非洲石油生产国在亚洲拓市场仍面临挑战。

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进口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的12个月内,中国进口尼日利亚原油约为平均2万桶/天,仅仅是尼日利亚原油产量的1%。而近几个月,中国根本没有从非洲最大的生产国尼日利亚进口任何原油。同期,阿尔及利亚对中国的原油出口也没有显著增长。

究其原因,有分析人士指出,大部分亚洲炼油厂更适合加工欧佩克波斯湾成员国生产的重质原油。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师Amrita Sen称,非洲轻质低硫原油生产国较多,而亚洲可以炼制轻质原油的产能却不多。

同时,运输成本也是个问题。虽然非洲石油生产国最终能打开亚洲市场大门,但他们将面临更高的运输成本。利比亚一位石油官员近日表示,利比亚正与印度炼油商签署合约,将从明年开始销售原油给印度。但他说,至远东的油轮每桶成本通常为4美元,而欧洲仅仅0.5美元,美国的成本也就2美元。

在亚洲市场之外,非洲石油生产国也在尝试开拓欧洲市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4月份尼日利亚将其原油出口量的83%出口到欧洲,而3年前的比例仅仅为30%。但是,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欧洲是全球石油缩减最快的市场,并且也无法吸纳西非过剩的产量。综合看来,非洲产油国拓市场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

作者:庞晓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