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中化

中化集团:全方位服务现代农业

时间:2013-09-12     来源:人民网
视力保护色:

中化集团中种公司流转的土地中,农民在收玉米种子。 人民网杨翼 摄

人民网北京9月12日电(杨翼)春去秋来,从广袤的东北黑土地到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田间地头上处处都有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影子。在安徽寿县的水稻田里坐诊水稻抗旱,在山东青岛大泽山葡萄园区示范滴灌技术,在甘肃张掖的玉米田间检查生长情况,在全国米市湖南兰溪镇实验测土配肥……

支撑中化集团全方位服务现代农业的,是种子、农药、化肥三大农业投入品规模最大的专业优势,是以科技研发为引擎、以保障供应为载体、以科学使用为抓手的农业投入品一体化服务体系。“我们深知,只有真正心系农民、服务农民、让农民得实惠,中化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市场的青睐;也只有真正助力于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中化作为一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显现。” 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如是说。

创新模式 收获规模化效益

9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在甘肃省张掖市党寨镇三十里店中化集团中种公司承包流转的土地上,农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收获玉米。“我以前种7亩地,现在承包了40亩,赚得钱比原来多得多”,50多岁的党寨镇三十里店村村民秦彪告诉记者,“以前种一亩地也就落个七八百元,土地流转后,现在光地租一亩就有1060元。农闲时出去打工能挣一份钱,在家务农的,公司将地反租给我们,每亩还可以拿到务工费1002元,相比原来的只种自己家的地,需要时时刻刻盯着,现在只要按照公司要求的时间和步骤操作,特别省时省心。”

据了解,2013年,中化集团中种公司在河西走廊地区与各级政府合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探索流转土地新路径,采取“制种企业+流转基地+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制种生产新模式,集中流转土地,以绿洲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在甘州区党寨镇烟墩村、三十里店村、田家闸村等12个村社,建设“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四化”制种基地,目前,流转经改造的农田有6000亩,土地流转之后,中化集团协助村委会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将农户返聘回来,从事制种的田间作业,让农民成了“产业工人”,得到租金和劳动收入两大收入来源保障。公司则负责统一组织播种、施肥、去雄、收获等田间管理工作,开展标准化指导,并在每300亩配置1名技术人员, 通过合理的租金、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种植,使农民收入显著提升,种子质量明显改善,产量规模化效益逐步显现。

土地流转充分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受益、新农村建设增速的“四赢”目标。推动土地流转以来,农民变成了产权主体和农业工人。经营者角色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传统农业下经营主体的女性化和老龄化问题,随着身份地位的转变,当地农户的收入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都有了两种收入或者三种收入,即租金收入+劳动收入,或者租金收入+劳动收入+分红收入,多数农户收入明显增加。此外,农民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可以发展和满足其他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了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再次,土地的规模流转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当地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整个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了,科技投入增加了,市场意识增强了,为“四化”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实施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以后,为当地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可能。如秸秆可以生产糖、生物乙醇、木糖醇、中高档纸张、第四代生物复合肥料、蛋白饲料等,为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铺垫了基础。

此外,土地流转基地建成并达到国家“四化”基地标准后,预计张掖市现有玉米制种基地单产可提高25~50公斤,年可增产杂交玉米种子2250万~4500万公斤,种子价格按照10元计算,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25亿~4.5亿元。杂交玉米种子通过推广膜下滴灌、低压管道灌溉等工程节水和垄膜沟灌等农艺节水技术,还可节约灌溉成本。基地建设通过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可达到4亿~6亿元。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基地建成后,所产种子全部为单粒播种的精品玉米种子,每公斤售价比普通种子高2元计算,年可为张掖市种子企业增加销售收入9亿元。两项合计,年增加经济效益13亿~15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中化集团中种公司副总经理吴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未来3到5年内,中化集团中种公司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建立标准化的国家级玉米精品制种基地、国家级土地流转示范基地、国家级新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全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建设。

改进产品 增肥土地生产力

在苏南地区千亩中意果品种植园里,看着浓绿攀爬的蔓藤和饱满晶莹的葡萄,场主刘老板喜上眉梢地说着:“中化集团惠农政策好,产品品质更好,尤其是螯合型复合肥、养田养果微肥和市场其他肥相比确实效果好,而且还对土地好,看葡萄现在的长势,不仅能提前一周上市,增产也是肯定的。现在我管理1000多亩果园,后期都要用上中化的螯合肥。”

今年3月,中化集团下属中化化肥江苏分公司,以为客户测土服务为基础,针对果园土壤和作物存在的问题,制订了以中化螯合肥和微肥施肥营养套餐方案,并建立了示范田定期跟踪。2个月后,中意果品种植园生长的葡萄发生了鲜明对比变化,使用中化螯合肥、微肥营养套餐的葡萄叶色浓绿、果粒大、整齐度好。

中化集团通过改进传统产品,先后开发出有机肥、生物炭基有机肥、新型缓释长效肥、绿色高效创制农药等新品,不仅能显著解决土壤板结、酸化、盐碱化、重金属和农残超标等土壤问题,大幅提高农资产品利用率,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因挥发和淋失造成的损失,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有效提升了土地生产力。

5月20日,中化化肥在全国最大的大蒜主产区—济宁金乡县举办了中化化肥套餐技术服务大型现场观摩会。经现场测产,示范田亩产高达2181.8公斤,平均比常规种植增产500公斤,打破了近年来当地大蒜亩产难超1500公斤的瓶颈。来自周边地区的中化化肥农资经销商、种植大户代表等超过600余人见证了营养套餐的实际应用效果。

因地制宜,中化集团在山东制定出以高产优质为目标、以螯合肥为拳头产品的大蒜、花生、马铃薯、葡萄等作物从种到收的营养套餐;在海南制定出以配方肥为基础的水稻施肥套餐,以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菠萝、冬瓜、哈密瓜、胡椒、西瓜、香蕉、淮山等作物的综合营养套餐;在吉林制定了以高产创建为目标,以缓释肥为核心的春玉米和水稻营养植保套餐;在辽宁制定了以测土为基础的春玉米、水稻、苜蓿草万亩连片高产技术规程等。

农化服务 培育知识型农民

2012年9月,中化化肥山东分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在青岛平度大泽山尹家村一个普通的农户院子建设了首家中国农业科技小院,分公司农化服务员田大伟和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彭雪松在小院一住就是一年,通过专家进园指导、农业科技知识大讲堂、科技围墙、集市摆摊坐诊等形式,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今年以来,公司还新建立了飞信群、在关键时期不定期的发明白纸、邀请专家电话或QQ视频指导、现场指导,在葡萄发芽之后,还在农户葡萄园里面对面培训。初步形成了以田间地头服务为主体,多种服务形式并存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今年5月,中化集团下属中化农化有限公司与黑龙江植保系统就探索植保技术服务新模式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联合为部分试点农户提供植保防治方案、植保产品、技术服务及残留监测等在内的一体化作物植保解决方案。如今,中化农化已在黑龙江建立了4个示范基地,面积达到3万多亩,实现了“科学除草控害、减少用药20%;病虫绿色防控、有效保护天敌”的目标,有效降低了除草剂用量。

“水稻目前的生产态势是怎样的?”、“如何选择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时间”、“如何正确使用防控药剂”……8月份,在连日高温的安徽寿县水稻田里,中化农化的公益性农化服务机构“中化植物医院”开展了第二期农民培训植保班授课活动及5次专家坐诊活动,植保站站长、农艺师、工程师带着学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这些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问题,以解农民“燃眉之急”。

今年,配合东北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中化集团还组织了中化杯玉米王挑战赛、技术集成、专项用肥授权等活动,直接间接影响近300万农户,累计社会效益4亿多元。

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备必须较高的农业综合素质。针对我国当前农民的种植知识水平和现状,中化集团从2011年开始,承办农业部农民田间学校开始,已陆续在四川、河南、新疆、海南、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等20多个省开办了1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涉及水稻、果树、蔬菜、养殖等领域,直接培训农民超过1万人, 间接受益农户达到30万户以上。与此同时,为扩大指导辐射面,中化集团还创新性地开展远程视频诊断,将“现场服务指导”延伸至广袤农耕区域“最后一公里”。

中化集团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改变传统的农技推广模式,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把单一培训改为参与式培训,使农民由被动的“听”到主动的“学”,让农民成为培训主体,引导科技要素向农村聚集,加快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参训农民掌握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显著增强,环境生态意识和无公害生产意识普遍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土专家”,起到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友情链接